在古装电视剧中,常常有帝王的形象出现。不知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,帝王的穿戴打扮非常特别。别的不说,单单说皇帝坐朝时戴着的那顶式样特别的帽子,就非常引人注目。那么,皇帝的帽子究竟应该叫什么呢?

正确答案是这样:古代帝王的皇冠,叫"冕",全称叫"冕旒"。

冕由冠与延两部分组成,冕下圆上平,用以束发,类似帽子,冠上那块长方形的板子叫延,前低后高,呈现俯形,其含义为"延传万世"之意。

旒是挂在延前后沿好缨络,它是用五彩缫绳串着珠玉,有点像帘子,这帘子的多少古代是有明确规定的,天子之冕有十二瑱,就是前后各挂十二串,诸侯九串,上大夫七串,下大夫五串。

后来除帝王外谁也不准戴冕挂旒。冕旒就作为帝王的专有品了,旒是用来遮住眼睛的,表示非礼勿视,即不符合礼制的东西不看。其实,古代帝王哪可能做到呢!

冕旒除了冠、延、旒外,还有很多部件,其中最主要的两件,即"紘"和"瑱"。紘即是垂在冠下用来系在脖子上的两根带子,固定冠,以防落下。瑱是吊在紘头上的两块玉石,用来塞耳朵的,表示帝王不听坏话谗言。

然而古代帝王不听坏话谗言的很少,反而爱听的多,故此,这瑱也成了象征性的装饰摆设而已。

古代帝王的帽子上装了很多东西,固然很重,戴起来不舒服。为了减轻皇帝头上的负担,大概在唐代进行了改革,改用一种叫"幞头"的乌纱帽了。